科創板和外資是兩大主線
今年有兩條投資主線值得關注:一是科創板箭在弦上,二是外資持續流入。
“今年非常重要的邊際變化在于科創板,科創板的推出有兩個層面的作用:一是從心理上來說,給二級市場帶來較為溫暖的環境;二是對泛科技板塊有較強對標效應,二級市場跟科技沾邊的股票表現強勁,包括科技、5G、OLED、互聯網、金融、IT、券商等,其背后主線都是科創板。”陳家琳說。
他認為,順著這個線索,券商、跟創新相關等標的是重要方向。“券商板塊面臨幾大利好:一是二級市場活躍,交易傭金增加;二是科創板帶來投行業務發展;三是券商自營投資能夠賺錢;四是股權質押風險緩解。券商股和別的股票不同,是牛市的彈性品種,越漲說明市場越好,收入越多。”
今年外資流入標的也值得關注。“我們認為,這次MSCI擴大A股納入比例從5%到20%,比較超預期,包括把創業板里的大盤股加進去,同時中盤股將在11月納入。雖然權重比較低,但是心理影響較大。”陳家琳表示,外資是今年市場最大的變量,A股將進入外資主動配置的時代,年初北上資金超過1000億元,預計今年外資會有4000億~5000億元的凈買入,未來3~5年將有3萬億資金進入A股。
陳家琳稱,今年在投資上,一是將大股票作為主戰場,因為業績相對穩定、抗風險能力強,能夠持續受益于機構資金的流入,未來A股向成熟市場靠攏,大市值公司成交比重會提升;二是創業板龍頭等,受益于MSCI納入和科創板推出,也有相關主題機會。“我們投資比較多的是金融、泛消費、醫療服務、周期等,更偏愛大公司,因為活躍度和流動性較好,適合機構配置。”
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(股票學習網www.dafbpl.tw)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