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7年10月19日是美國華爾街的“黑色星期一”,至今仍使人記憶猶新。可就在一片悲哀,大多數人認為華爾街已死的那一天,一名九歲的華裔少年——司徒炎恩開始思考股市的有關問題,并在以后成為征服華爾街的知名人物。
初見端倪
司徒炎恩的父親生于中國南方,1949年他們舉家遷往香港。他父親17歲那年,只身前往美國,去美國獨闖天下。
從小司徒炎恩就受到父親的嚴格教育。因此,他很小就常去圖書館,在那他摸索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,并且從父親那里吸收了一個寶貴的特質——獨立思考的能力,這都為他在以后的股市投資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。
司徒炎恩在很小的時候做過一筆成功的生意。那時,學校流行玩溜溜球,同學都對它很上癮,而且大家都想要玩鄧肯牌的溜溜球,而那一帶偏偏缺貨。司徒炎恩看到了這一機會,積極尋找貨源,發現在離他家較遠的地方有這么一批存貨,于是他立即著手此事,他把要買鄧肯牌溜溜球的人召集在一起,先向他們訂貨,讓同學先付車馬費及傭金,然后把訂單交給他的母親,由她每周去那家商店取一次貨,然后司徒炎恩拿到學校再賣給同學。他這次生意賺了20美元,這對于一個小孩來說,不是一筆小數目了。但最主要的是他學到了遠比這筆收入大的多的東西,他知道了供需原理。這為他投資股票所需技巧打下了基礎。
獨具慧眼 (文章來源:股市學習網http://www.dafbpl.tw)
司徒炎恩對股市著迷開始于1987年10月19日,那一天是被許多人認為華爾街已死的一天,這一天道·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爆跌了508點。他一向很關心時事,如核戰爭的危機、全球溫室效應等等,但這些都不如股市暴跌那樣令他震驚,媒體也稱這一天為“黑色星期一”,就在這種氣氛下他做出了與眾不同的決定,這一天他決定開始了解與股市相關的事情。
那年他才9歲,很快,股市的內容充滿了他的大腦,他在大部分時間里都置身于當地的查爾斯·施瓦布證券行。他開始學習股市中的連線電腦,觀看股市行情指示板,還常常跑到圖書館翻閱有關投資書籍,并收集相關資料。
司徒炎恩有一個宏偉的夢想,他的夢想目標就是追隨億萬富翁沃倫·巴菲特的腳步,成為億萬富翁,但他父親對他的夢想不以為然,父親教育他要耐住性子,多吸收股市的知識。
一直到司徒炎恩十四歲時,他父親才同意他從事股票投資。他的祖父母先支持他700美元,他用這700美元買了一家電腦軟件公司“CYBERTEK”的股票,第一筆股票就獲得成功,因為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,該股票漲了114%。這項成功也使他贏得了他父親的信任,他告訴父親,他是費盡心思才選上這家股票的,他把選該股票的經過重復一遍給父親,他是在一本電腦雜志中讀過一篇關于“CYBERTEK”的樂觀報道,然后就對它們的本益比、帳目價值及成長率進行綜合分析,最后選中該股票的。通過這次詳談,他父親開始相信他對股票確是獨具慧眼。隨著他對股票投資技巧的成熟,他又成功地買對過其他股票。
脫穎而出
司徒炎恩十五歲那年,父親同意他組建一個家族的共同基金,他擬了一份關于共同基金的公開說明書,簡明列出基金投資策略及風險,每股成本及預期的回報率,并以他的名聲做保證,這個新的投資基金命名為“司徒炎恩基金”。
但要想讓家族的人掏錢并不是件容易的事,他們雖然都知道司徒炎恩以Cybertek發跡的故事。但他們仍看緊他們的錢包,不敢輕信,司徒炎恩名義上是讓他們主動掏錢,不如說是逼親友們掏錢,因他太需要這筆錢買股票,他不容親友們說“等等看”、“再說吧”這類的話,他隨時打電話提醒家人及親友不要應付他。有一位叫哈里的堂哥總算帶頭給司徒炎恩一張500美元的支票,但他是千叮嚀萬囑咐,不能把錢賠掉,否則這輩子都得為他推草坪,父親又給他投入了15,000美元,這樣他終于湊足了33000美元投入股市。以華爾街的標準,這不算什么大數目,但司徒炎恩認為有多少錢并不是最重要的;最重要的是你如何投資,關鍵要看股票的回報率有多高。
從一開始,司徒炎恩基金每年的回報率就在30%以上,到1993年基金增長了38%,他的基金運作的當年,超過了其它共同基金。1994年是股市慘淡蕭條的一年,許多股票慘跌,一整年道·鯨斯工業指數只漲了2%,大多數投資人只求保本,但司徒炎恩的基金收益率仍達到33%,這是他特別值得驕傲的一年。1994年3月,《華爾街日報》派一名記者專門采訪了他,并在頭版中報道了他的奇跡,他們評價司徒炎恩的表現使得華爾街股票投資家臉上無光,消息傳開后他接到許多電話和信函,很多投資人都要給他提供資金,代他們炒股,這樣資金總數達100萬美元。
司徒炎恩大為吃驚,但父親把他拉回到現實中來,父親的理由是,為別人管理100萬美元,對于一個十六歲的孩子來說,錢數太大、責任也太重了,父親不準他接受這些資金,他還是那句老話“沉住氣多看點書。”
這篇報道也引起了其他的反響。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對這個十六歲的少年甘拜下風的。在他常去的那家證券行里,他成了大家談論的焦點,有位老先生問他,受益怎樣時,司徒炎恩把最近的結果,基金當年長到40%告訴他時,老先生不屑一顧的說了句“你很厲害嘛”,司徒炎恩沒有和他爭論,他想多聽點反面意見有好處。
穩中有升
司徒炎恩是個有雄心的孩子,在他認識金錢之初,他就決定要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。他最初的設想是每年有50%的回報率。而在他懂了一些經濟學知識后,他就夢想有朝一日獲諾貝爾經濟獎,真是雄心勃勃。從他投資股市開始股票交易起,他就期望得到50%或更多的回報,但事實上并不樂觀,他很快明白想獲取50%的利潤,你除非有很精確的眼光或者敢冒風險的勇氣才行,從此他把回報率目標定在20%—40%之間,留有余地,這叫穩中有升。因為股市風險太大,有時能達到預期目標,有時則不能。這樣既使有點小差錯,仍可達到目標。
司徒炎恩把期望值降低還有另一個原因,他投資的是家人及親友的錢,他必須小心謹慎,否則他得幫堂哥推一輩子草坪,而且他也不希望家人及親友因賠錢而爆發心臟病。而事實上,他不僅沒有輸掉他們的半分錢,還幫他們賺了不少錢。
其實,不管你是成人還是小孩,要想在股市中致富,你就得做自己的主人。這里有一條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,不要亂聽小道消息,并且要善于運用自己的大腦進行邏輯思考,你若能用你的智慧,深謀遠慮來選擇股票,你就能躲過悲慘的失誤,智慧加上廣博的知識,必定能帶來豐厚的回報。
|